新闻动态

算力与机器人板块后市走势预判:技术面与基本面共振下的分化机遇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68 发表时间:2025-04-13 08:53

一、资金流向全景:短期博弈与中长期布局并存

近期科技板块资金呈现明显分化特征。机器人概念虽连续多日领涨,但主力资金已出现高位派发迹象。以机器人(300024.SZ)为例,3 月 7 日主力净流出 1.39 亿元,3 日累计净流出 1.83 亿元,显示部分资金开始获利了结。而算力板块则呈现 “内部分化、外部流入” 的特点:算力租赁、国产算力芯片等细分领域获资金净流入,拓维信息(002261.SZ)3 月 5 日单日净流入 9.54 亿元,同期算力 ETF(159890)连续 12 日净申购资金达 2.5 亿元,显示机构正通过指数化工具逢低布局。

从市场整体看,科技板块短期面临资金压力。3 月 3 日数据显示,计算机、电子、通信板块主力资金连续 5 日净流出,合计超 650 亿元。但北向资金却在回调中逆势加仓,2 月单月净买入超 200 亿元,显示外资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仍具信心。这种 “内资短期博弈、外资中长期布局” 的分化,反映出市场对科技主线的分歧加剧。

二、算力板块:资金回流与细分轮动

算力作为 AI 基础设施的核心,资金流向呈现两大趋势:

国产替代逻辑强化:在英伟达产业链短期滞涨背景下,资金转向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算力芯片。2 月 21 日寒武纪(688256.SH)涨停,单日净流入 39.65 亿元,显示市场对国产算力技术突破的认可。

细分领域轮动加速:政务云、一体机等较新方向获资金挖掘,润泽科技(300442.SZ)3 月 5 日净流入 2.99 亿元,首都在线(300846.SH)完成反包涨停。机构指出,随着 AI 应用落地,推理算力需求激增,2025 年推理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 120%。

然而,板块短期仍面临技术面压力。算力指数 PE 已达 32 倍,接近近三年中位数,部分高位股如拓维信息出现筹码松动。但从中长期看,阿里云宣布未来三年云和 AI 投入超过去十年总和,叠加企业财报改善(2024 年云计算指数营收增速超 25%),板块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三、机器人板块:资金分歧与核心标的聚焦

机器人概念资金呈现 “头部集中、尾部流出” 特征。3 月 7 日执行器细分领域净流入 6.61 亿元,丰立智能(301368.SZ)、五洲新春(603667.SH)等核心标的单日流入超 1.7 亿元。但板块整体资金开始分化,部分后排股如机器人(300024.SZ)连续多日净流出,显示资金正从题材炒作转向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

支撑资金持续流入的核心逻辑包括:

政策催化密集:深圳提出 2026 年机器人产业规模破万亿,北京半程马拉松引入人形机器人参赛,行业热度持续提升。

量产进程加速:特斯拉 Optimus、比亚迪机器人进入量产爬坡期,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绿的谐波(688017.SH)订单饱满。

估值性价比凸显:部分标的回调后 PE 回落至 40 倍以下,低于行业均值,安全边际提升。

但需警惕短期情绪过热风险。板块内部分个股年内涨幅超 100%,业绩兑现滞后于股价表现,技术面 MACD 顶背离信号显现,短期或进入震荡整理。

四、技术分析:短期波动与中长期趋势的双重信号

算力板块:技术面修复与量价背离

均线系统:算力指数周线级别呈现 “金叉” 形态,5 周均线(21.35 点)上穿 10 周均线(20.87 点),但日线级别 MACD 红柱缩短,显示短期上行动能减弱。

量价关系:3 月以来板块日均成交额较 2 月增长 38%,但拓维信息等龙头股出现 “天量阴线”(3 月 7 日成交额 145 亿元),暗示资金分歧加剧。

关键支撑位:指数在 32 倍 PE(近三年中位数 40 倍)附近形成技术支撑,若回调至 20-22 元区间(对应 2025 年净利润预测的 15 倍 PE),或吸引抄底资金。

机器人板块:超买信号与结构分化

技术指标:板块 RSI(14)持续高于 70,处于超买状态,部分个股如丰立智能(301368.SZ)出现 MACD 顶背离,短期回调风险上升。

筹码分布:3 月 7 日机器人(300024.SZ)主力净流出 1.39 亿元,而减速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标的(如绿的谐波、柯力传感)资金净流入居前,显示资金从题材炒作转向业绩确定性强的细分领域。

形态分析:板块指数在年线(1885 点)附近形成 “旗形整理” 形态,突破方向取决于量能配合,若有效站稳 2000 点上方,或打开新的上升空间。

资金与技术共振:

北向资金:2 月净买入算力板块超 200 亿元,重点配置国产算力芯片(寒武纪、海光信息)及数据中心运维企业(润泽科技),显示外资中长期看好国产替代逻辑。

内资动向:游资主导的机器人概念短期爆炒后,机构资金开始回流低位科技股(如边缘计算、6G),形成 “高低切换” 格局。

五、后市展望: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动态平衡

短期策略:

算力板块关注 32 倍 PE 支撑位,逢低布局具备技术突破的国产算力芯片及订单确定性强的数据中心企业。

机器人板块规避短期超买个股,聚焦核心零部件(丝杠、执行器)及 AI 融合应用(医疗、教育)领域。

中长期趋势:

算力作为 AI 基础设施,技术面修复后有望随政策催化(如 6 月算力白皮书发布)重启升势,重点关注液冷技术渗透率提升(2025 年市场规模或增 100%)。

机器人板块在技术突破(具身智能模型)与量产预期(特斯拉 2025 年万台级交付)推动下,技术面或呈现 “震荡上行” 特征,核心零部件企业估值修复空间达 30%-50%。

结论:算力与机器人板块技术面短期承压,但中长期向上趋势未改。投资者需结合均线、量价、资金流向等指标动态调整仓位,在分化中把握技术壁垒高、政策红利强的细分领域,等待技术面与基本面的二次共振。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

返回顶部